2020年10月15日,由研究生院、研究生工作部主辦,歷史學院承辦的“博觀講堂”系列講座活動在我校本部實驗樓報告廳舉辦。本次活動邀請了中國當代一流國際政治學者、國際戰略家、著名美國問題學者、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系學院時殷弘教授,以及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史研究所所長、博士生導師汪朝光教授?;顒右浴熬€上-線下”結合的方式進行,現場講座通過企業微信進行同步直播。我校研究生院常務副院長、研工部部長梁占軍,歷史學院黨委書記董增剛等領導老師及部分研究生赴現場聆聽講座,全校600余名研究生通過企業微信觀看了兩次活動的直播。
時殷弘教授在講座中以中美關系為主題展開,深入剖析了美國對華態勢、中國對外關系和戰略選擇等問題。時教授指出,中美兩國的對話和談判應向講求實際、足夠聚焦和提出重大提議等方向不斷發展與前進?;迎h節,我校研究生積極提問,時教授耐心、細致的引導和深入淺出的回答贏得了師生們陣陣掌聲。
汪朝光教授的講座圍繞“比較視角下的抗日戰爭及其現代意義”展開。汪教授以慶??箲饎倮?5周年為引,圍繞“愛國與教育”主題,闡述了對于現代戰爭的多重觀察視角,并從國際比較視角下對中國抗戰基礎以及中國抗日戰爭闡釋了全新的時代意義。汪教授還勉勵同學們要牢記苦難,鞏固抗戰勝利的偉大成果,為民族復興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會后,梁占軍部長和董增剛書記分別對兩位教授的講座進行了總結。梁占軍指出,時殷弘教授析精剖微的講授既突出了現實問題,又激發了在場師生強烈的民族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董增剛指出,汪朝光教授以全新、全面、歷史的角度重新解讀了中國抗日戰爭,引發了同學們的強烈共鳴。
本次“博觀講堂”系列活動使得同學們受益良多。既是精彩的學術探討,更是意義深遠的愛國主義教育。和平與發展是全人類的共同夙愿,作為新時代的研究生,我們要不忘初心,砥礪前行,牢記使命,勇擔作為。
